我一21岁的中国留学生美女,从2017年12月1日的185磅,减到今天的142磅(129斤),减了43磅(39斤)。今天开始进入维持阶段。
10月10日北京抗衰老医学沙龙座谈
我10月10日下午2:30在北京CBD沙龙座谈抗衰老医学。
为“脂肪”正名
我在此连发4文,只是要说明脂肪不是“坏”东西。事实上,
椰子油(Coconut oil)到底是好是坏?
科学的饮食习惯及运动方式
《以脂为食》低碳水百科全书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40年的观察结果:越是高饱和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方式,体内胆固醇水平越是健康
中老年人(45岁以上)抗衰老/功能医学筛选检查项目
中老年人(45岁以上)抗衰老/功能医学筛选检查:
1. 血液: 血常规,血生化(含空腹血糖,常规肝肾功能,血脂), 维生素B12, 叶酸,维生素D-25OH, 甲状腺功能(T3, T4, TSH, rT3, 甲状腺自身抗体),空腹胰岛素, HBA1C,运铁蛋白(ferritin),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脂蛋白a(Lp(a)), 尿酸,PSA (男性);
2. 24小时考的松(Cortisol) (6-8 am; 11am-12pm; 5-6pm; 10pm-12am); DHEAs, 睾丸酮(Testosterone), 雌激素(E1, E2, E3), 孕激素(Progesterone) , FSH, LH;
3. 骨密度检查;
4. 冠状动脉钙沉积指数(CAC);
5. 重金属及毒性元素检测。
有感于诺贝尔医学奖
今天, 有群友要我评论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要我一十分普通的医生, 来评论“诺奖”, 似乎不自量力. 趁着茶力, 放肆一下。
首先, 祝贺二位教授获此殊荣! 不过关于癌症研究的诺奖几乎年年有, 但抗癌战争仍然形势严峻, 总体而言, 临床进展几十年来裹步不前. 肿瘤免疫治疗值得探索. 但免疫治疗之基本概念是淋巴细胞或抗体对特异肿瘤抗原的攻击. 问题在这“特异”肿瘤抗原. 最好的“特异肿瘤抗原”应该是只有肿瘤有, 正常细胞没有. 这又回到癌症病因问题. 免疫治疗并不回答癌症起因问题, 在癌症起因弄清以前, 任何治疗探索仍属“盲目摸索“。关于癌症治疗, 不要期待”奇迹(miracle)“. 癌症是一慢性疾病. 试问, 有几个慢性疾病是單药治得好的? 这一思路本身就是错的. 此思路不改, 抗癌战争不可能打胜。
目前的抗癌战争有几大问题: 1. 癌症起因之基本理论 (基因突变论难以自圆其说; 癌症代谢论尚未被广泛接受); 2. 战略错误. 目前治癌仍然是“杀, 杀, 杀”, 而对病人的”致癌体质“忽略不顾. 病人的全身情况不改善, 癌症是治不好的.
我仍然坚信, 而且是越来越有信心: 任何慢性疾病的治疗, 尤其是癌症, 必须是全身性的, 系统化的, 个体化的. 而我不知道有比我们推荐的抗衰老/功能医学系统更系统, 科学, 个体化的治疗了.
CAC与冠心病
CAC与冠心病
心血管疾病是发达地区及国家的第一杀手。当你感到胸闷胸痛或心肌梗塞,你的心血管病可能已经到了不可或者是难以逆转的程度。与所有慢性疾病一样,心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但你首先要了解你现在的心血管疾病程度。有充分的研究显示冠状动脉钙沉积指数(CAC)是最好的预测指标,更优于FRS(Framingham Risk Assessment)及ASCVD分数(Astherosclerotic CVD Risk Assessment)等(PMID: 30216389,30212857,参见我的公众号2018.6.25文章”你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吗?“)。
冠状动脉硬化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不断进展,最终会导致如心肌梗塞或中风等其他心血管意外。如果查出来CAC>0(即冠状动脉有钙沉积,冠心病风险升高),你也不用惊慌,因为这很是可以阻止的,甚至是可以逆转的。
关于CAC的,我在我的公众号2018.6.25文章”你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吗?“文章中已有充分描述。国内医院估计大部分都不单独做CAC(因为这是预防性的),似乎是在CTA里一起做的。但大部分CT都能做。我找了熟人,开单“胸部CT平扫”,但主要做的是冠脉钙沉积指数(CAC) ,建议你做一下。不要等到出现冠心病了,那时恐怕太晚了。
更多关于CAC。足够的研究显示CAC对心血管意外及全因死亡率具有高度预测性。2018年二个大型研究再次证实CAC的重要性。最近(2018年)一个对872名无症状, 无心血管疾病史, 约50-60岁的人群(男817名, 女55名)研究结果再次表明, CAC与心血管意外风险成正比。报告显示:CAC分数>1但<100的人, 他们患隐性心肌梗塞(unrecogniz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UMI)风险为1%;但CAC在100-400之间的人, UMI风险升高6倍;而CAC>400者,UMI风险升高14.5倍! CAC作为冠心病预测指标,比FRS(Framingham Risk Assessment)及ASCVD风险指数(Atheroslc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更好(PMID30216389)。二周前(2018年9月)欧洲CAC联盟(CAC Consortium)公布一项对63215名无症状男女,平均随访了12.6年的大型研究结果。报道显示CAC分数与年龄基本呈线性正比关系。35岁的人,CAC阳性率约20%(男),10%(女);50岁,55%(男),25%(女);60岁,78%(男),48%(女);80岁,98%(男),96%(女)。CAC越高,心血管死亡率越高(CAC 分数1-100;心血管死亡率 ~1%;CAC分数101-399,男性为2.5%,女性约5%;而CAC>400,男性约8%,女性约14%。
成长 医学博士 生物化学博士
Richard Cheng, M.D., Ph.D.
微信: RichardCheng322789
我的CAC检测结果
冠脉钙沉积指数(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 CAC)检测
终于找到一家医院(上海中山医院集团徐汇医院, 陕西路/淮海路)可以做冠脉钙沉积指数(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 CAC)了, 250元 (美国要100美元)。
痛风病的抗衰老/功能医学干预简述
痛风病的抗衰老/功能医学治疗简述
1. 痛风慨述:
痛风多见于中老年人, 男性更多。其直接原因是由于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于关节 (以大脚趾等小关节为主),刺激关节并引起炎症, 产生疼痛。长期的刺激,炎症会导致关节畸形。尽管与遗传有关,但痛风症与其他“富贵病”一样,更是一个由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不健康的饮食习,睡眠习惯及体育运动的缺乏),营养失衡(现代人常见的热卡量过多,营养素/维生素缺乏),空气/食物/饮用水,及过量的处方药物的使用等环境污染(导致体内化学及重金属毒素累积),年龄增长所起的生理变化(主要指男女性激素的下降/失调,以及几大激素系统,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之间的失平衡)等多种因素导致的一种病症。因此,高尿酸血症也可见于糖尿病,三高症,心脏病及肾病患者。痛风患者现在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中国的痛风发病率也在上升。
目前的痛风常规治疗主要针对控制血尿酸,消炎,止痛。对急性痛风病发作有一定疗效,但仍属“治表不治本”,对从根本上改变“痛风体质”,改善全身健康,从而达到预防,减少或阻止痛风关节炎的发作上,效果不佳。而且常用治痛风药,如秋水碱(colchicine),有很多副作用,包括:消化道(腹泻,呕吐),神经肌肉系统(肌肉损伤,手指脚砋麻木),血液系统(出血),心血管系统(心率失常),呼吸系统(呼吸加快)等。一般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s)常/长用也会造成胃肠道,肝肾等的损伤。
2. 痛风病的抗衰老/功能医学治疗干预:
抗衰老/功能医学治病防病所采用的是一个全身综合性的,个体化的,是从根本上调整病人全身健康,降低/根除可能产生痛风及其他慢性病的一种体系。抗衰老/功能医学对健康,疾病的思维借鉴了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观”,但对健康,疾病的研究,认识用的却又是最前沿的被当代“学术界”认可的科学理论及方法。因此抗衰老/功能医学是一很好的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一位训练有素的抗衰老/功能医学医师在诊治痛风病人时,他/她治疗的不仅仅是痛风,更重要的是调理其体内的亚健康问题。痛风只是诸多亚健康问题的“表症”之一。因此,经过抗衰老/功能医学医师调理的病人一般不仅会在寻诊的疾病(痛风)上有改善,而且在全身状况上,如精神,体力,睡眠,体重,血压,血糖等方面也会得到明显改善。
痛风病的抗衰老/功能医学治疗干预程序:我们一般会对病人作一详细的病史,生活习惯调查及体检,包括一些常规的及抗衰老/功能医学特殊的实验室检测。
1. 抗衰老筛选检测, 包括氧化压力指标, Vit D3等多种重要元素;
2. 体内毒素的检测;
3. 体内激素系统(尤其是甲状腺, 肾上腺, 性激素系统)的测试。
4. 生活习惯调整, 低碳生酮饮食, 戒烟, 戒/少饮酒, 运动 (详见公众号: 健康的饮食及运动习惯);
5. 大剂量Vit C, 肝排毒, 抗氧化剂及线粒体营养素;
6. 根据检测结果, 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一般三月内为一疗程。在治疗过程中,病人与我们定期及随时联系,咨询及调整。绝大部分病人都可在一个疗程内见到疗效,痛风发作减少,症状减轻,血尿酸下降,其他相关指标(血压,血糖,体重等)。一个疗程结束后,根据结果,我们会推荐病人继续治疗或进入维持阶段。
有需要调理的朋友,请与我或我的助理直接联系或与我们在国内(上海,北京,深圳)的相关合作单位联系。
3. 关于痛风的国际最新研究:
我们知道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蘑菇等会引起高尿酸血症。但富含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的加工食品在引起高尿酸血症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23793849)。不仅仅是痛风,HFCS与其他很多健康问题相关。而HFCS用在很多加工食品中。一项研究显示加糖饮料与痛风的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18349748)。该项研究显示,每天喝2瓶以上含糖饮料者,比每月不足一瓶者,痛风发作风险增加85%。果汁及富含果糖的水果如苹果桔子也增加痛风病机率。肥胖是另一个痛风风险因素。大约一半的痛风患者肥胖。痛风患者中有很高比例的代谢综合征。肥胖者体内炎症因子升高,而这些炎症因子会引起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及关节炎。减肥后,这些炎症因子会下降。
与其他慢性病一样,自由基/氧化压力的升高及线粒体功能的损伤在痛风病中也起到关键作用。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食物,空气,水等环境的污染,抗菌素,农药等的滥用,新鲜蔬菜摄入量的减少,均会导致体内自由基,氧化压力(Oxidative Stress)的升高(27600432,27586797,25324778)。抗氧化剂的使用有助于痛风的治疗(29293001)。Vit C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抗氧化剂。关于Vit C用于痛风的治疗有许多研究。补充VC者血尿酸较低 (26082349)。VC有促进尿酸排泄,VC降低自由基对身体细胞的损伤,从而降低血尿酸产生。一项涉及14个人的临床研究显示:一次口服4克Vit C, 与不服Vit C者相比, 2-6小时后血尿酸清除增加了~200% (1259282)。三位口服8克Vit C的受试者, 3-7天后血尿酸下降1.2-3.1 mg/dl (1259282)。2005年一项涉及184名受试者的双盲随机研究显示, 每天口服500毫克Vit C, 连续服用2个月。Vit C组血尿酸平均下降0.5毫克/dl, (不服用Vit C组下降0.09毫克 /dl)(15934094)。一项对1387名人的调查显示补充Vit C 1500毫克/日可以降低痛风风险最高达到45% (19273781)。一项对1317名痛风患者长达20年的随访研究, 调查了Vit C补充量 (500mg/日到>1500毫克/日。发现Vit C的补充量与痛风发作风险成反比 (19273781)。激素失衡在中老年男女的衰老及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显示,激素替代疗法与降低痛风发作相关(25968834)。